10月12日,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智能海洋装备设计制作创新赛暨福建省大学生智能海洋装备设计制作大赛决赛在福州旗山湖公园举办。本次赛事以“智汇蓝海·创启未来”为主题,由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福建理工大学与福州市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共同承办。作为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的专项赛事,大赛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创”理念,聚焦小型化、智能化、民用化的海洋装备设计与制作,设有“水下装备创新设计与制作、水上装备创新设计与制作、无人船巡检挑战赛”三个赛道,吸引了省内外25所高校、12所中学及10余家企业的百余支队伍参赛参展,共同演绎智能海洋装备的科技魅力。

图片

图片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福建理工大学智慧海洋科学技术学院学子带来了精心编排的朗诵与舞蹈表演,表达了对海洋的热爱与向往,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以梦想为帆、逐梦深蓝的勇气和信念,展现了师生们的艺术风采,更生动诠释了学院践行“三全三动”“五育融合”育人理念。

图片

图片

企业表演赛

  企业表演赛环节上演了一场水空一体的科技盛宴。有关企业带来了震撼的“飞天”表演,其无人机技术拓展了海洋观测的维度和视野;精彩的水下设备下水表演,展现了高精度的水下探测与作业能力;部分产品静态展示,则为现场观众与参赛师生构建了沉浸式产业技术课堂。

图片

图片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各高校参赛团队按顺序依次对参赛作品进行展示,从作品的设计理念、功能创新到应用场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在比赛水池和旗山湖水面上进行动态演示。

海洋产业融合创新大赛之智能海洋装备设计制作赛道激战正酣!上百支队伍竞逐福州!

海洋产业融合创新大赛之智能海洋装备设计制作赛道激战正酣!上百支队伍竞逐福州!

  大赛评委从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实践性等方面对参赛团队进行提问,并结合作品演示情况综合评审并提出改进提升建议。

  来自厦门大学莫怡灿团队的“高性能小型化水下成像单光子激光雷达”引发关注。该设备主要用于水下成像与探测,融合单光子探测、时分复用多像素并行探测与自适应背景散射扣除算法,大幅降低系统复杂度与成本。“封装后长度仅68厘米、直径18厘米、重24千克,可轻松挂载多种水下平台。”莫怡灿介绍,相比市面上同类产品,其体积缩小至1/20,功耗仅60瓦,探测距离可达10倍光学测远长度,远超行业平均的6-7倍。应用场景涵盖军工领域的水下目标识别,以及民生领域的海底地形探测、珊瑚保护、鱼群监测等。“我们已采集上百组不同海域光照数据优化算法,未来希望助力渔民捕鱼效率提升与海洋环境监测。”

  福建理工大学彭诗敏团队的“多模态水下蛇形机器人”则聚焦水下狭小空间作业难题。该机器人借鉴蛇类多关节驱动原理,结合推进器辅助,可通过结构变形穿越管道、洞穴等复杂环境。“框架式机器人难以进入的狭窄区域,我们凭借柔韧肢体与细小体型就能抵达。”彭诗敏表示,机器人后期可搭载水质传感器、机械臂夹爪等,完成城市管网检测、水下设备维护等工业任务。“它更灵活、更小巧,运动速度也因推进器而提升,弥补了传统仿生机器人的不足。”

图片

图片

  本次大赛特设的萌芽赛道同步进行,12支中学团队同台竞技,参赛选手利用结构材料、电机、电子组件、传感器及编程技术等多元素,设计并制作一台水下航行器及其配套的控制器,控制水下航行器完成相应水中作业任务,在方寸水池间上演了一场充满科技感与创造力的青春比拼。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