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出席2025年深海装备大会的中国船舶集团海洋战略学科带头人许嵩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向深远海进军不仅是空间的拓展,更是海洋开发模式的一场变革——从传统的“海洋浅层开发利用”转向立体化、全产业链的价值深度挖掘,对深海科技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的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由‘认识深海、进入深海’逐步走向‘开发深海’的关键转折期,必须推动创新范式向场景驱动、技术驱动、问题驱动、生态赋能转变,突破技术创新可能面临的路径依赖或方向瓶颈。”许嵩说,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应用场景为牵引,通过政策创新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为深海科技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规模达10.54万亿元。在许嵩看来,深海科技蕴藏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建议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布局,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统筹资源、错位发展。可围绕‘深海、极地、绿色、智能’等海洋装备未来方向重点攻关,填补产业链空白。”许嵩说。
许嵩表示,福建在海洋养殖装备、海洋新材料等领域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建议充分发挥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优势,聚焦深海科技细分领域,集中开展技术攻关、应用场景创新,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新质生产力。(记者 苏依婕)